多次强化 信息必须经过多次强化才能在记忆中牢固保持。但强化不是机械地简单重复。大量阅读可在上下文中帮助再认学过的词汇;各种形式练习也都具有巩固词汇的作用。记得五十年代初期曾经介绍过一种“循环记忆法”。当时的做是定时反复记诵词表。考虑遗忘规律安排反复识记时间未始不无意义,但简单背诵词表毕竟很难提高记忆效果。循环记忆法的失败,不在于“多次强化”是否必要,而是在于强化方法上的不足和失当。
解题不规范是学生考试丢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特别是那些平时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考试成绩却总不及自己的预期,很大程度上就是没有按照标准步骤解题,造成不必要失分。
高考英语备考复习指导
完形填空:完形填空的主要命题特点是:第一句不设空;5--10词间隔一空;多考察夹叙夹议的文章;文章多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有几个选项的答案在文章中有提示。在了解完形填空的命题特点的基础上,同学们要多关注以下做完形填空的技巧:1)通读全文、了解大意、找准主旨句。2)仔细琢磨、认真分析、看透首尾句。3)上文下文要看细、逻辑关系要牢记。4)做完题目查单词,语法知识多整理。
由于艺考校考时间大概只有15天左右的时间,所以在考试前一定要制定好考试行程,很多应届艺考生没有经验,家长也不懂这方面的常识往往会错失良机。考生在考试前第一步一定要选择好自己想要报考的学校,确定一批意向院校后,再综合查询这些院校各个省份、各个专业的招生计划,通过这一步筛选出一部分院校后,再查询已筛选出的院校的近3年在各个省的专业课录取分数线和文化课录取分数线。然后根据自己的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一批报考院校,最终确定以后再查询这些学校2013年的艺术类招生简章,查看这些院校在所在省份的报名时间、报名地点、考试时间、考试地点,然后把想要报考的学校的报名时间、报名地点、考试时间、考试地点有计划的列个行程表,只有这样提前了解各个院校的信息才能在考试期间不至于慌乱,考试的胜算更大一些。
高三物理教案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运用动量守恒定律的一般步骤。
2、过程与方法:知道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应注意的问题,并知道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的优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碰撞、爆炸等物体相互作用的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动量守恒定律的一般步骤。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一)引入新课
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分析动量守恒定律成立条件有哪些?(①F合=0(严格条件)②F内 远大于F外(近似条件,③某方向上合力为0,在这个方向上成立。)
(二)进行新课
1、动量守恒定律与牛顿运动定律
用牛顿定律自己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1)推导过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碰撞过程中1、2两球的加速度分别是: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1、F2等大反响,即 F1= - F2 所以:
碰撞时两球间的作用时间极短,用 表示,则有:
代入 并整理得
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2)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意义
从现代物理学的理论高度来认识,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普适原理之一。(另一个最基本的普适原理就是能量守恒定律。)从科学实践的角度来看,迄今为止,人们尚未发现动量守恒定律有任何例外。相反,每当在实验中观察到似乎是违反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时,物理学家们就会提出新的假设来补救,最后总是以有新的发现而胜利告终。例如静止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放出电子时,按动量守恒,反冲核应该沿电子的反方向运动。但云室照片显示,两者径迹不在一条直线上。为解释这一反常现象,1930年泡利提出了中微子假说。由于中微子既不带电又几乎无质量,在实验中极难测量,直到1956年人们才首次证明了中微子的存在。(2000年高考综合题23 ②就是根据这一历史事实设计的)。又如人们发现,两个运动着的带电粒子在电磁相互作用下动量似乎也是不守恒的。这时物理学家把动量的概念推广到了电磁场,把电磁场的动量也考虑进去,总动量就又守恒了。
2、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