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数学题往往有多种解法,有时方法不同,解题时的难易、繁简程度差异很大。解答数学题首先要掌握常规解法,它的优点是即使做不到底,解答题做出部分也能得些分,缺点是运算有时麻烦,甚至难以算到底,或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巧妙解法的优点是解答过程简单,省时省力,但是不容易想到,如果想偏了,思路不对,就几乎得不到分。
高考考察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而课本是基础知识的重要载体。比如说,高考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选文虽然在课外,但考查的知识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都可以在课本里找到;基础能力在课本在也均有体现,如高考题中的现代文阅读考查的能力点:理清思路、筛选信息、把握文意、揣摩语言、概括中心等都是我们学习课本时的重点内容。在复习时,涉及到相关知识能力点,多翻一翻课本是大有裨益的。
高考可谓是人生中第一次面临的重要抉择。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教会孩子用平常的心态来对待每个模拟考试和考试成绩。模拟考试是为了让学生检查缺失的技巧,家长应注重孩子在考试中暴露的问题,引导孩子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法,以便通过模拟考试积累经验,并且锻炼意志。帮助孩子制定适合的学习计划不仅包括每日时间表,还包括遵循教师审查的进度。高考是一场持久战,所以父母应该坚持不懈地支持孩子,坚持不懈地帮助孩子完成日常学习计划,一步一步见证孩子们成功的一面。
关于现代文阅读部分,笔者曾撰写过一篇题为《现代文阅读分析技巧刍议―――――以历年高考试题为例》,刊发在《新闻晚报?升学周刊》的“高三专栏”上,2006年的8月11日、8月18日及9月1日连载,简洁而言,对每篇现代文的阅读分析,都要尽力做到“十四个正确理解”,这样才能“熟能生巧、得心应手”。
一是理顺时序,理清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理解历史概念;二是在之前按照独立章节学习的知识点间建立起逻辑关系,系统理解记忆;三是用几条线串起来,将之前碎片化的内容形成知识体系。“历史学习也有‘套路’。”一是夯实基础知识,理顺时序、寻找逻辑、建立体系;二是提升应试能力,适当练习,强化知识,掌握技巧。历史每年考的都是新的材料内容。考生不仅要能读懂材料,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要有好的“输出能力”,能用所学内容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